学校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赵丽萍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11-10  |  查看次数:[]

一、 学院简介

新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于2017年组建成立。学院办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以文化人、全面育人,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院一贯重视高水平师资建设,制定了专门的师资培训计划,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与深造。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8人,讲师3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者62人,另有外籍教师3人。

学院现设有英语系、法律系、中文系、秘书学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大学语文教学部、艺术教学部7个系部,设有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3个模块。2022—2023学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28人。除了四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学院教师还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全校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以及全校美育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和4个研究机构。其中文科实训中心,下辖多个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配有联网计算机480余台,多功能视讯、办公自动化、速录等先进设备、软件多台(套)。建有1个语言培训中心,7个数字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共440座),能满足英语专业教学需求;建有两个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每周向全校学生定时播放英语教学配套内容,同时用于各类英语听力考试。近年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还有面向全校开放的国画室、油画室、键盘室等,同时新建了电脑速录室、同声传译室、中文多功能实训室、英语3D虚拟情景实训室等,计划继续筹建秘书学专业实验室。并且配置了价值22.2万元的秘书实训系统软件两套,学院拥有独立的专业期刊阅览室一个,藏书4万余册,专业期刊80余种(含外文期刊3种),声像资料百余套。

2022—2023学年度,1名教师获甘肃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甘肃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文科组三等奖1名教师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综合组二等奖,1名教师获(视听说组二等奖1名教师获2022年中西部地区高等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1名教师一等奖,2名老师获团队二等奖; 5教师团队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省级二等奖

二、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专业设置  

1 本科专业设置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获批时间

学位类别

在校生数

1

汉语言文学

050101

2004年

文学

330

2

秘书学

050107T

2002年

文学

228

3

英语

050201

2002年

文学

512

4

法学

030101

2003年

法学

58

合计

4个




1128

(二)培养目标

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并举”办学思路,遵循“突出实用,服务基层”的办学原则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立足甘肃,辐射西北,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基层工作、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或应用型高级人才,力争把学院建成在西北地区人文社科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具有区域优势的教学与科研基地。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理论讲授同时,与实践并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1.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能在涉外、经贸、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外贸、文秘、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等工作,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

2.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未来职业和个人发展,能在教育机构、出版单位、传媒机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教师、编辑、出版、文秘、宣传、文案策划、管理、汉语言文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秘书学专业培养目标

秘书学专业遵循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培养“会办文、会办事、会办会”文秘人才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秘书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现代秘书素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化教育机构、传媒机构等行业的文秘、档案、公关、管理、宣传、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4.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了解相关农业法律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甘肃及西部基层司法部门、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等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为农村法治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三)学生规模

2  2022-2023学年本科专业学生人数

序号

专业名称

各年级人数

2019

2020级

2021

2022

合计

1

汉语言文学

56

64

120

90

330

2

秘书学

53

62

41

72

228

3

英语

116

149

146

101

512

4

法学

58

0

0

0

58

合计


283

275

307

263

1128

(四)生源质量

2022年学院计划招生240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70人,秘书学专业70人,英语专业100人。实际招生255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80人,秘书学专业70人,英语专业105人。从报考率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率393.33%,秘书学专业8.62%,英语专业文史类报考率57.33%,理工类报考率340%。

3  2022-2023学年本科专业招生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计划数

招生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

汉语言文学

70

80

522

449

473

2

秘书学

70

70

513

428

464

3

英语

100

105

文史479

理工:439

文史461

理工:417

文史465.7

理工:421.4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4  学院总体师资队伍

合计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教职工总数

专任教师数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87

74

5

28

39

2

7

55

12

0

比例%

6.76

37.84

52.70

4.05

10.81

74.32

16.22

0

5  分专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

专业

专任教师数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汉语言文学

20

3

15.00

7

35.00

9

45.00

1

5.00

秘书学

14

1

7.14

3

21.43

9

64.29

1

7.14

英语

40

1

2.50

18

45.00

21

52.50

0

0

6  分专业师资队伍学历结构

专业

专任教师数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汉语言文学

20

3

15

12

60

5

25

0

0

秘书学

14

2

14.29

11

78.57

1

7.14

0

0

英语

40

2

5.00

32

80.00

6

15.00

0

0

7  分专业师生比

专业

在校生数

专任教师数

师生比

汉语言文学

330

20

1:16.5

秘书学

228

14

1:16.29

英语

512

40

1:12.80

法学

58

6

1:9.67

(二)教学经费

学院本科生教学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教学日常运行、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2022-2023学年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本科生教学运行经费143.1116万元,其中基本运行经费35.1278万元,本科实习实践经费46.8370万元,本科教学发展经费35.1278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经费4.95万元,学科专业竞赛经费3万元,学生事务费用18.0690万元;在校生共1128人,生均年本科生教学运行经费1268.72元,生均本科实习实践经费415.22元。本科教学经费使用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及学院的规章制度执行。

(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学院正式投入使用的英语3D虚拟情景实训室,外语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外国文化环境中的不同生活交际场景,配以逼真且生动的声音、图形和视频,并配以相对应的语言问题和任务,教师和学生虚拟为生活交际场景中一定的人物,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虚拟语言环境中去独立或者合作应用外语知识解决问题和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实训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外语教学课件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表现形式进行重组和整合,从而制作出更加形象直观、立体、动态、有声且丰富多彩的系统化外语教学课件。从而可以使外语学习者深入虚拟言语情境中和虚拟人物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各种外语知识。另外2022年对现有的语音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4个多功能网络化语音室,共计280座。语音室的改造,为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落实新修订培养方案的语音听力训练教学任务提供很好的支撑和保障。

8 2022-2023学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情况表

实验室名称

房号

面积(㎡)

主要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含软件)名称

金额元)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语音实验室1

2教601

108

主控计算机、学生端电脑、智慧黑板、交换机、无线路由器、空调

74

85.75


0.04





0.05



语音实验室5

2教611

103.66

74

85.75

语音实验室6

2教612

103.66

74

85.75

语音实验室7

2教613

103.66

74

85.75

语音实验室8

2教614

108

81

86.05

同声传译室

信息楼102

93.22

投影仪、联想计算机译员机

53

69.108

0.14

0.19

速录室

信息楼105

56

投影仪、计算机、速录机

34

14

0.024

0.1

键盘室

信息楼202

56.05

液晶电视、投影仪、电钢

25

19.897

0.86

2.43

油画室

信息楼402

94

画架

20

1.191

0.064

3.13

国画室

信息楼401

94


20

2.93

0.097

3.13

陶艺室

信息楼109

56

正在建设中


6.88



中文秘书多功能实训室

信息楼107

56

智慧黑板、电脑

7

22.98

0.1

0.24

语音实验室2

2教609

70

联想计算机

44

12



语音实验室2

2教603

70

联想计算机

50

50.18(含两款软件22.2)

0.31

0.43

语音实验室4

2教610

103.66

全新正在使用中

27

70.56

0.14

0.21

汉语国际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


2教701

70

音箱

57

99.7

3.3

2.3

(四)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每年选派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实习实践。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有26个。

9 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

基地名称

类型(校级\院级)

建立时间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共青团甘肃省委

院级

2004

英语

昂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院级

2010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甘肃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院级

2011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会宁县郭城驿镇政府

院级

2013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广河县文广局

院级

2013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兰州国学馆

院级

2013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安宁区长风为老服务中心

院级

2013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院级

2014

英语

甘肃芝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院级

2014

英语

嘉峪关市旅游局

院级

2014

法学

甘肃敬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院级

2014

法学

安宁区人民检察院

院级

2014

法学

安宁区人民法院

院级

2014

法学

法律宣传、调研基地

院级

2014

法学

甘肃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院级

2014

法学

榆中县大坪村

院级

2014

法学

北滩中心敬老院

院级

2014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天水市博物馆

院级

2015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甘肃省电教中心

院级

2015

法学

“三农”法律调研基地

院级

2015

法学

陇西董家堡

院级

2015

英语

西安天童美语中心

院级

2017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

甘肃方天科技有限公司

院级

2019

秘书学

兰州市档案馆

院级

2019

法学

甘肃省山丹县霍城西关村霍城镇政府

院级

2021

汉语言文学

庄园牧场生产基地

院级

2023

(五)奖励与资助

根据《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生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学院坚持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持续不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审核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学院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辅导员、教学秘书、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奖、助学金评审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022年评选国家奖学金2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9人,盛彤笙奖学金32人,国家助学金446人,退伍士兵助学金7人,美国胡氏慈善教育奖助学金3人。奖励与资助金额共计186.88万元,奖励与资助人数529人,占学院人数47.4%。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院专业办学定位结合甘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其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注重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新文科建设、新专业目录,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推动内涵式发展,坚持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业调整和优化的前提条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水平,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在专业建设思路方面强调“以校级精品课程为示范,全面提高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质量;以教风学风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和混合式课程及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在师资建设思路方面,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全面提高各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在专业建设方面,正在尝试打通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学院在现有的专业英语、秘书学、汉语言文学、法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交叉融合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2020年11月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2023年招生17人。

(二)落实立德树人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贯彻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进修培训制,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结合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廉洁教育,教育全体教师不忘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活动中去,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道德的教育者、行为的示范者,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同时,学院紧紧围绕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积极构筑“课程思政”,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夯实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相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坚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本科生指导教师的育人功能,通过学院领导联系班级、班主任联系学生和学生家长,本科生导师联系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力求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2022年,院级三全育人试点推广教学研究项目立项1项。

(三)教学改革思路与成效

2022-2023学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混合式课程及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以混合式课程建设为抓手,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现代视听设备,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学院教学改革思路清楚,政策措施健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2—2023学年,学院10名教师参加学校课程思政有效设计工作坊研修活动18人参加课程思政培训;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6项混合式课程立项8项;荣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4个。另外中文系举办了以“培根铸魂 春风化雨”为主题的课程思政说课竞赛,英语系秘书学系、大学语文教研室分别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比赛,各系部通过开展教学主题月活动,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1.精心筹办优质课程观摩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为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教案撰写、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研究方面全方位地给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贯彻落实教研室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会议的制度。各个教研室组织教师就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进行研讨,进行评课、说课、方法研讨,交流沟通,集思广益,积极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研讨,使教师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不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以“观摩研讨促成长,教无止境向前行”为主题的优质课程观摩活动,邀请我院优秀青年教师主讲,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有效课堂。

2.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努力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

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这对于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育人意识和专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和加强本院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首先,学院组织教师先后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凝心聚力,让爱传递”等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抓三促”“主题教育”专项行动。其次,利用暑期时间先后组织教师赴北京、西安、长沙、银川进行国际中文传播高级研修、全国外语教师发展研修、全国英语类专业高级论坛、推三进工作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修,组织英语专业教师参加了《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此外,各系部教学党支部多次召开由教学部党内外全体教师参加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十大报告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等,领会讲话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研讨思政术语的最佳译文,研究教学、教研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演示,探讨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

3.改革教学方式,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在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学校举办“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培训”,并要求教师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课程。与此同时,学院大力引进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工具,如u校园、词达人、蓝思阅读、Iwrite、 Welearn、 Itest等智慧平台,创新信息传递方式,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移动终端APP等现代视听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及课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深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丰富了课堂的考核指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4.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学院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竞赛,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英语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应用能力大赛”、 “词达人”单词大赛等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文朗诵比赛等国学比赛;秘书学专业组织学生开展“秘书职业能力大赛”;法学专业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专业热情和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在第四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理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全能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在“法随我行,律动我心”法律知识竞赛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英语应用能力大赛包括写作阅读、演讲、翻译和听力五大赛事英语写作大赛获奖共90人;阅读大赛获奖82人;演讲大赛获奖25人;翻译大赛获奖95人;听力大赛获奖78人。

5.落实以美育人,扎实推进美育教学工作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思想”的精神,学院组织艺术教学部的教师在全校学生中开设艺术类必修课、选修课,开展与美育相关的社团文化活动、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院开设美育课程15门次第二学期14门次,学生选课共2091人。同时艺术部组织举办了第四届翰墨书法竞赛、第一届“光与影”摄影大赛、颂光风霁月•赞春和景明”草坪音乐节等具有美育特色的活动,开展润物无声 育人无痕为主题美育教育实践研讨会,围绕美育内涵、学校美育规划、美育特色挖掘等方面,对我院美育工作现状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探讨,将美育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推进美育教学改革。另外学院成功立项校级美育教学改革实践项目2项校级劳动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改革实践项目1项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遵照学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个性、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安排下,学院修订完成了2020版汉语言文学、法学、秘书学、英语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2020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培养方案坚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与专业特色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类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与协同育人相结合、学校主导和学院主体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品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美育和劳动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五)人才培养方案特点

在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学院在新修订的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彰显个性;通专结合,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个性化发展教育平台”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优化课程体系,厘清课程逻辑关系,有效支持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加强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各要素达成的保障水平。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一定的农业特色,开设了《丝路旅游与创意》《农业民俗概论》《古诗与农业文化》等课程;法学专业注重培养涉农法律人才,重视社会学、法律逻辑学、法律职业伦理等基础课设置;秘书学专业拓展了“秘书+英语应用”“秘书+新闻宣传”“秘书+组织管理”等“宽口径”应用领域的课程体系安排;英语专业强调以语言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两大体系为支撑,强化听说读写、演讲与辩论、口译笔译等实践课程。

10 选修课学分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专业

总学分

选修课

实践教学

学分

比例(%)

学分

比例%)

汉语言文学

160

33

20.62

37.5

23.44

秘书学

160

33.5

20.93

47

29.38

英语

160

32

20

40.5

25.31

法学

160

27.5

17.19

40

25.00

(六)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

2022-2023学年,学院教师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授课方式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U校园+Iwrite/ Itest+ Welearn+词达人+QQ群/微信群等现代视听设备为辅助教学工具,采取一个平台为主,多个平台协助的“一主多辅”模式,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时,以申报“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为契机,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改革方向,学院筹措资金在院内立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6项,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8项,极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与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混合式课程应用能力培训,制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普及先进教学理念,推广先进教育技术;构建和完善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公共课大学英语专业课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较高。《古代汉语》课程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体、各类教学软件为辅助的“一平多端”线上配套资源的同步使用依课程内容鼓励师生资源共享,不断扩容课程学习的容量,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通过创建二重证据法引领的课件、创建与本单元相关的背景知识链接等网络素材,形成规范的BOPPPS教学教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利用U校园+Iwrite/ Itest+ Welearn+词达人+灯塔阅读国内主流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及学习平台满足不同的大学英语技能学习及教学需求。比如U校园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其功能完善,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可满足多方面的英语实践教学需求。该平台主要用于与之配套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思政数字课程》课前预习及课后延展学习。在2022-2023学年,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使用该平台共布置434篇测试,补充资源154个,手动批阅作业441次课堂提问326次学生参与人数3595,共签到1194次共完成了2554.02小时在线教学。词达人平台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针对大学英语词汇学习所开发的平台,涵盖了四六级考试的基础和重点词汇,此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无需下载APP,使用方便。2022年,第三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本科非英语组参加3836人省赛242人国赛3人;本科英语组校赛参加349人省赛26人国赛1人。

(七)课程建设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高,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执行情况良好。学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支持度高。

1.课程开设

2022-2023学年,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各专业共开设课程254门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为100%。其中汉语言文学开设37门,法学专业14门,秘书学专业36门,英语专业72门。

11 课程开设情况

专业

开设课程门数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汉语言文学

37

10.81

100

秘书学

36

5.55

100

英语

72

1.39

100

法学

14

——

——

2.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课程升级改造,致力打造“金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2022—2023学年,学院已立项8项院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6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校级线下一流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

12 课程建设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级别

立项时间

古代汉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省级

2022

中国文化概要

线下一流课程

校级

2023

外贸函电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美国文学史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英语文体学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英语听力II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基础英语III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英语语音学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视听英语I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插画艺术

混合式课程

院级

2022

高级英语I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唐传奇研究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英语I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英语报刊选读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汉英笔译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院级

2022

(八)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四个本科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2022-2023学年,除顺利完成2023283名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选题、答辩等实践环节外,各专业均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

1.英语专业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实践课程是翻译工作坊英语口译实践、课外英语读写实践、笔译实训4门课程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实践课是课外英语听说实践、口译实训、社会调查3门课程

2.秘书学专业为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契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见习、办公室管理与设备实训、顶岗实习、秘书资格认证考证实速录实验一、形体塑造与艺术修养专业研习7门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三字一话”综合实践、速录实验、影像制作实训3门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中有综合性、实验性的课程占本专业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

3.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采风实训、速录实验一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3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速录实验实践课程实习实践课程比重大大增加。此外,汉语言专业秘书学专业共同举办了 “三字一话”特色实践教学成果汇报“诵古今经典,彰中华风采” 诗文朗诵比赛等实践活动

4.法学专业联合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了“法随我行,律动我心”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治理念。

除了设置的实践课程外,学院还非常重视实践教育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了多个教学实习基地。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九)教学研究与成果  

13 教学成果及质量工程项目

成果(项目)名称

主持人

级别

后疫情时代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

张婧

省级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团队

赵丽萍

校级

新文科视域下地方农林院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证研究

乔环润

省级

课程思政背景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翻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高云

省级

混合教学模式下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车文娟

省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

隆滟

校级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院校耕读教育体系建构与内涵建设研究

隆滟

省级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董国俊

校级

(十)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上,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成立了学院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把关,对预定教材进行审核,并且在教师选定教材的基础上,召开学院学术委员会议,由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对教材从出版社、作者、内容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核,所有涉及“马工程”课程建设教材均按照指定版本选用;其他教材一律优先选用最新版本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确保意识形态正确的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学院教师出版专著3部。

14  教材建设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教材类型

基于跨文化视角转换的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研究

车文娟

朗文(美国)出版社

专著

《新疆赋》校注

李军

人民出版社

专著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研究

栗明敏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专著

(十一)创新创业教育

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指导下,学院深入贯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精神,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依托甘肃农业大学文科实训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建了创新创业教学研究团队和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科类竞赛培育、创新类竞赛培育和就业创业培育。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际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甘肃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链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全育人”。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活动成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院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竞赛,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专业热情和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学院积极组织和推荐学生参加 “三创赛”、“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近三年,累计有201支团队报名参加“三创赛”,268支团队报名参加“互联网+”大赛,累计63支团队在“三创赛”中获得优秀成绩、89支团队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奖,同时,学院荣获第十一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农业大学校级选拔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院成功孵化了“野鱼工作室”、“棘慧”、“灵蓝”、“小叶繁花”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学院“优职”创新创业平台聘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承担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工作及开展相关讲座。学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及讲座,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研讨和讲座。同时,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为在校生作报告,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学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比赛经验分享会,邀请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团队及个人为低年级同学传经送宝。

(十二)国际化人才培养

为了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全球化需要,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学科资源,将英语教学与国际交流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教师进行国外访学,通过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来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邀请外籍教师为学生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让学生在中外文化交融的氛围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跨文化交往,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另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23年正式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这将是学院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迈出的第一步。

五、质量保障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继续深化本科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改革,不断提高人才质量,优先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本科教学质量意识,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注重教学效果。

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党政齐抓共管,重视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院长主管、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各系部主任及教学秘书具体落实教学工作的机制运行顺畅。学院定期召开教学专题会议,紧扣时代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探索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同频共振的契合点,以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为切入点,加强谋划,深度培育,突出特色,评建互促,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全力提升本科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严格遵守和执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研室管理职责,定期完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培养计划等规章制度。制定教研室活动制度细则,对日常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规定认真执行,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会议或教研活动,定期安排教师听课评课,组织同头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等,集思广益,力求提升教学质量。

2.通过多种形式有效监控教学质量

学院贯彻落实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听课制度。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要求,教师积极主动认真地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程,对教师编写教案、批改作业、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等教学环节有明确的监控措施,执行得力。各专业课程的授课计划表、试卷、成绩分析、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等各类教学档案资料完整、清楚、规范,均统一存放保管。学院成立教师听课小组,通过进课堂听课后进行课程评价,学生在学期末网上评教,同时以座谈会的形式从学生群体中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这些不同的方式可以有效监控教学过程质量。

(三)教学质量监控成效

1.贯彻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检查制度健全,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教学专题会议,及时传达教务工作部署及教学工作安排,建立了教学监控与评价制度,通过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期中教学工作检查等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还成立了以院长、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督导、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督查小组,深入课堂第一线,开展教学执行情况和任务落实情况检查,对教室设备、实验室、课堂情况等进行认真检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采取全过程动态教学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方式,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教案签字审批制度。针对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教案不规范等教学问题,学院组织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及青年教师广泛开展听课活动,及时查找和解决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授课效果精益求精。

2.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近年来,学院贯彻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专业方向,为新参加工作人员配备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作为导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理念、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在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案,每周至少听一次课,在试讲合格后,方能为本专业学生授课,并要求导师监督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新教师进行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学院也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每年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访学,还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与深造,攻读学位,选派教师参与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参加培训教师31人次;并参加完成“暑期教师研修活动”的培训研修66人次,认定学时660。2022-2023学年,学院青年教师在讲课比赛等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其中,1名教师获甘肃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甘肃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文科组三等奖,1名教师获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综合组二等奖,1名教师获(视听说组)二等奖;1名教师获2022年中西部地区高等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1名教师获一等奖,2名老师获团队二等奖; 5名教师团队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省级二等奖。

六、学生素质与发展

(一)劳动教育与体育美育教育

学院继续坚持树德、增智、培劳、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导向,进一步完善了《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2020、2021级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严肃劳动实践课纪律,督促值日学生严格按照课表安排参加劳动,2020、2021级学生劳动实践课程成绩合格率100%;组织48名学生参加苦水玫瑰劳动实践项目,通过农业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另外,学院还坚持学生早操晨练制度,在2022—2023学年举办学院运动会一场次,参与学生130人;组织69名学生报名参加学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4场次,参与学生人数52人次;通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强健学生身心素质。

15 各专业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专业

达标率(%)

汉语言文学

92.15

秘书学

89.64

英语

89.36

法学

75.93

(二)理想信念教育

1.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学院抓住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大契机,不断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握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专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和手段

学院党委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势与政策课、党支部组织生活、主题班会、班子成员联系班级、走访学生宿舍、主题观影等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10月,119名2022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截止2023年6月,学院共有学生党员148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先锋模范作用逐年凸显。学院团委注重“推优入党”工作,2022年开展两次“推优”,共计“推优”110人,新增学生党员60人。

3.拓展理想信念教育阵地和途径

学院团委开展第五期“青马工程”结训和第六期“青马工程”开班,累计培训团学干部267人次,邀请学院党委书记作以高举伟大旗帜,谱写崭新篇章为主题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各基层团组织定期开展“党的青年运动史”、建团100周年大会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召开“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网上主题团课,鼓励团员争当模范。各基层团支部近千名团员青年积极参加“青年大学习”,平均学习率达95%以上,党史学习教育团支部学习率达100%。

(三)第二课堂

1.依托PU口袋推进第二课堂开展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推进我院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依托PU口袋APP和“志愿汇”平台,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上一学年发布第二课堂活动108项,发放PU学时213.5学时,累计参加学生人数15858人次。

2.依据学生兴趣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学院团委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抒爱国情怀,展青春风采”系列活动和“喜迎二十大,同心共战‘疫’”主题系列活动等,各班级团支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团日活动、“学习雷锋精神”专题组织活动、禁毒主题团日活动等思想引领类活动高达36场次,引领团员青年,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学院召开“青马工程培训班”、“优职”圆桌会、心理委员风采展、安全教育主题宣讲、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等各类组织提升类活动,加强青年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健康向上发展。同时,还组织50余场次体育竞赛类比赛、文化艺术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四)学风建设

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2022—2023学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一体化”学风建设,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时段、抓学风、促学风,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使优良学风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对标日常管理、对表学校安排、对路建设要求,学教并举、建整并重、督管并用,在学风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1.高点定位强部署,一体联动齐发力

根据学校《2023年学风建设启动暨“学风建设月”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甘农大学工发〔2023〕11号)文件要求和精神,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学风建设月”期间,学院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4次,班主任会议3次;各班开展主题班会各1次,制定并提交班级学风建设实施计划23份;组织开展学院学风建设专题调研2次,形成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2023年学风建设调研分析报告1篇;各班级成立“学业帮扶志愿服务团”,将“帮扶”计划实施至各宿舍,以宿舍为阵地成立“互助小组”;组织开展“青春领航”主题宣讲会6场,评选推荐“励学宣讲员”2名,选树毕业生先进典型5人;结合学校“读书月”系列活动,组织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以“学风建设月”为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今年9月,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统计显示,2022—2023学年,学院学生借阅图书量累计4692册,居全校各学院排行榜第一。通过全院全员一体联动,坚持以服务护助学风,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环境养育学风,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

2.高标要求抓落实,同步推进促建设

学院始终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遵循“突出素质培养,服务通识教育”的办学原则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高标准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定,狠抓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过程管理,同步推进学风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发挥课堂育人的主体作用;三是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四是严肃考风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五是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六是优化工作体制,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服务机制;七是注重班级建设,发挥创优评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八是严肃校纪校规,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九是狠抓学生课堂到课率和课堂秩序;第十,强化公寓管理,发挥学生公寓育人主阵地的作用;第十一,实施关爱计划,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3.高质推进见实效,榜样示范固成果

学院着眼于高质量推进学风建设工作,聚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提升学生素质,坚持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用先进的事迹激励学生,认真选树良好的学风标杆,交流学习经验,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让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让自主学习变成常态。2022—2023学年,经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遴选出一批“优秀保研学生”、“学霸学生”、“优秀参军退伍学生”、“就业之星”等组建“宣讲团”,开展多场次“青春领航”主题宣讲会,为学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举办“弘扬五四精神·凝聚榜样力量”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力量,彰显青春风采,引导青年刻苦学习,积极发挥榜样力量,鼓励学生向标榜看齐,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切实稳固学院学风建设成果。

(五)学生服务

1.依托“智慧学工”系统,推行学生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依托学校“智慧学工”系统,实现学生请假销假、学生证补办注销、学籍证明、成绩单打印等学生服务事项“一网在线申请、审批线上流转、结果在线可查”,不断提高学生办事便利度,持续增强学生获得感和满意度。

2.着眼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精细化分类指导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以学风建设工作为抓手,组织举办“与学院领导面对面”师生交流活动和学生学业发展辅导讲座,围绕学院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针对性辅导,从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学风建设和毕业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引导同学们清晰自我,合理期待,明确方向,细化目标,努力奋斗。

(六)校园文化活动

1.深化“一院一品”,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工作格局,利用多种方式,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学校认同感。不断深化“一院一品”工作,积极开展本学院专业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法随我行,律动我心”法律知识竞赛、“百‘辩’青春,筑梦同行”辩论赛及“学习二十大精神 讲述新时代故事”征文比赛、“诵读甘农”经典诵读大赛。

2.活动形式多样,提供校园文化展示平台

学院开展“喜迎‘二十大’,同心庆‘国庆’”明信片寄语寄愿活动、“颂光风霁月·赞春和景明”草坪音乐节、“青春心向党 同心迎盛会”艺术文化月活动、“我们的一天”抗疫短视频征集活动等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学生在第四届校园舞蹈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开展形式新颖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甘肃农业大学“云健身”比赛和甘肃农业大学运动会“云”竞赛,均获得校级团体二等奖,开展“春满人文,领跑青春”田径运动会、“青春向党,砥砺奋进”云端共运动、“‘益’起运动,行在校园”线上健身打卡活动及“行健不息、体育强国”健身操比赛、“相聚人文、绽我青春”篮球赛等多项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七)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生动鲜活的教育素材。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把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用开放发展的知识教育学生,让教育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活水。学院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赴河西地区“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赴临夏“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贡献青春力量”主题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临夏、武威、张掖等红色圣地,了解革命事迹、延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宣讲学习党史。200多名学生利用暑期分散开展“我为家乡代言”和“我为甘农代言”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家乡在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农业发展、产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开展调研,多视角多层次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提升我校的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11名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扬帆计划”,23名同学投入“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见习岗位体验中增长才干,在精彩的实践调研中增长见识,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2.加强社团监管和指导,展现社团活动魅力

学生社团活动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生机和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同学们提升自我的主要载体,更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心的“第二集体”。2022年挂靠在学院的社团共有5个,国学社等3个社团考核为四星级社团。学院共有13名老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学生开展20余项社团活动,对学生实施教育和思想引领。2名指导教师考核结果为优秀,11名指导教师考核结果均合格。

七、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学院2023届毕业生共283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98.21%;法学专业学生毕业率为98.28%,学位授予率为98.28%;秘书学专业学生毕业率为98.11%,学位授予率为90.57%;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率为98.28%,学位授予率为92.24%

(二)考取研究生情况

学院2023届毕业生共有283人,其中升学21人,升学率7.45%。其中,免试推荐研究生7人,推免辅导员2人,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成功考取人数12人(本校4人,省内其他高校3人,省外高校5人)。

16  毕业生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专业

毕业率

学位授予率

考研率(%)

就业率(%)

四级通

过率

六级通

过率

汉语言文学

100

98.21

7.14

87.50

62.5

7.14

秘书学

98.11

90.57

11.32

84.91

73.58

16.98

英语

98.28

92.24

7.79

87.07

89.66

64.66

法学

98.28

98.28

3.51

77.19

51.72

5.17

(三)学科竞赛成果

2022—2023学年,学院共组织了7项学科类专业竞赛,第十一届英语应用能力大赛校赛中,学院本科生获得一等奖30人次,二等奖52人次,三等奖43人次。甘肃农业大学第五届“翰墨”书法大赛中,学院本科生获得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8人次;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第一届“光与影”摄影大中,学院本科生获得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15人次。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甘肃农业大学选拔赛,获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铜奖2项,校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16项。第四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理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全能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在“法随我行,律动我心”法律知识竞赛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

17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

年级

参与SRTP项目

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数

发表论文数

发明专利数

人数

占总学生比例(%)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SCI等期刊

核心

期刊

一般

期刊

2019

139

49.12

0

3

63

-

-

1

-

2020

113

41.09

0

1

133

-

-

2

-

2021

140

45.60

0

2

90

-

-

0

-

2022

0

0

0

0

66

-

-

0

-

合计

392

34.75

0

6

352

0

0

3

0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2019级共有学生283人,包括法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四个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分为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和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中男生55人,女生228人,男女生比1:4.15。毕业生中中共党员人数98人,少数名族学生49人,重点帮扶毕业生人数79人。截至2023831日,学院282名毕业生中,共落实就业人数239人,就业落实率84.75%,其中,签订就业协议103人,签订劳动合同14人,升学39人(包括第二学位18人),通过地方基层考试录用20人,出国深造1人,自主创业1人,科研助理1人,其他录用形式60人。未就业人数43人,其中,计划参加公招考试6人,求职和签约中37人。目前困难群体毕业生中未落实就业人数8人,秘书学专业1人,法学专业4人,英语专业3人,占学院困难群体总人数的10.13%,其中,少数名族学生2人,女生5人。

18  毕业生就业情况(截止8月31日)

专业名称

就业率(%)

汉语言文学

87.50

秘书学

84.91

英语

87.07

法学

77.19

(五)用人单位评价

学院对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以达到促进育人工作以及确保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要相结合的目的。通过走访与调查,单位参与,对我院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与毕业生质量两个部分做出评价。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在对我院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公民道德素质及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觉悟、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比较满意。从调查总体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六)毕业生声誉

通过走访校友和用人单位,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2023届毕业生中部分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希望毕业生不仅仅注重实际业务能力,也重视理论水平成为工作“多面手”,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八、特色发展

(一)英语专业发展特色

近年来,英语专业重视英语语言技能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群建设,有多门课程已经建设成了校级重点课程。重点课程及课程群的建设整合优化了课程内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人才培养发展的共性要求,突出了英语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也满足了社会各行业对英语人才的不同需要。同时,英语专业鼓励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优慕课+U校园+Iwrite/ Itest+ Welearn+词达人+QQ群/微信群等现代视听设备为辅助教学工具,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英语专业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坚持举办学科竞赛——英语能力大赛。除了平时为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培训班,英语专业还连续筹办了英语应用能力大赛,涵盖听力、写作、演讲、阅读、翻译等五个方面,全面引领和督促学生夯实专业技能。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省级、国家级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为其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特色

汉语言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三字一话”、采风实训、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等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夯实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不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同时创办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院刊《人文学苑》,为学生提供写作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文学创作、文学团体,创作发表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还通过举办“诵古今经典,彰中华风采” 诗文朗诵比赛、国学知识实践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鉴赏能力另外,安排“文学创作采风”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深入生活,同时激发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

(三)秘书学专业发展特色

秘书学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中,均设置实验课程或实验学时,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专门设置“三字一话”、秘书资格认证实训、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实践、文秘实务综合实践等专业实践课程;创建营门村1号微信公众号,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建立模拟编辑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运营、自主创新业务实训。通过编辑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版面、编辑媒体,提高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秘书学专业还注重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课程设置中,有“写作”系列课程与“口语”系列课程,同时,注重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采写新闻、撰写调研报告、读书心得等,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每年举办届次化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夯实理论知识,由此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思维及创新能力。

(四)法学专业发展特色

法学系始终坚持夯实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思维,强化法律实践的专业办学理念,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公证与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规定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专业依托法律系教师、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了“法随我行,律动我心”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治理念,引导青年学生全面提升法律素养和实践本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九、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学院四个专业的师资均偏少,师资数量明显不足。从队伍现状分析来看,高水平师资队伍依然紧缺,一是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比例偏低,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只有9.86%;二是正高职称教师严重繁缺,师资队伍“断层”问题影响了专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中青年教师队任的中坚作用发挥不足,科研素养亟待提升。另外,教师进一步深造、参加高级别培训、高水平交流访学的机会仍显不足。在农业院校的大背景下,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和科研领军人物。

2.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科研尚未形成有实力的团队

学院教师一方面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不足,部分教师对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的重视和投入尚显不足,另一方面,学院师资队伍相对年轻,科研积累不足,科研能力不强,高水平的科研立项项目少,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有限。2022-2023学年,虽然教学研究有较多项目立项,但国家级、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少。再加上学院四个专业融合交叉点较少,个别教师在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中,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教师各自的研究相对封闭,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缺乏持续深入的研究,导致很难产生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标志性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推广影响力弱,有实力的科研团队尚未形成。近几年专业教师人均在著名检索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较少,且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仅较少,科研整体质量水平仍有待提高,未在该专业内部形成紧密的高效合理的科研团队。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认识不深刻,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学院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教学质量检查落实不到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4.团委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多元化发展支持,与学生沟通交流少

首先团学干部的管理不到位,缺少制度性的指标去激励,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没有规范化去约束和督促学生发展。其次常规活动举办成功,但特色亮点活动设计较少,对于学生兴趣、个性方面的发展关注度不高,缺乏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实践机会等,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另外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可能存在问题,学生的反馈意见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可能会出现学生需求与学院提供不匹配、学院未能意识到学生真正的需要等现象,不能保障学生的全部权益。

5.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亟需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

学院就业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难,文科类专业就业比较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培训行业冲击力很大,给我院学生就业带来很多困难,秘书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口招聘岗位偏少。从学生层面讲,学生就业目标不清晰就业观念有待转变大部分文科学生把自身未来就业定位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行列中,但从历年统计数据来看,学院考公考事业单位通过率并不高。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

从学院层面来讲,学院就业指导的方式偏重于整体管理,大多数是通过班会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针对个体学生的精准疏导和个别谈话还不够;学生工作者对就业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致使我院学生对于相关就业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方面存在较多顾虑;访企拓岗力度有待加强,与其他学院相比,我们访企拓岗所引进的企业数量和岗位都还有很大差距。

(二)改进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的外引内培,优化师资结构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现有人才。力争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申报教育部各类公派海外学习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增加学术交流,参加讲课比赛,鼓励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培养骨干教师,提高专业师资力量。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并为教师攻读学位课程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在学习费用上给予支持,切实分担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配齐专业教师,补足国家规定的音乐、美术教师,同时努力从内部挖潜,进一步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引进急需人才,聘用高层次人才。面对专职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应积极引进专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解决师资不足以及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存在矛盾的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营造稳定人才、鼓励教师成长的适宜环境。

2.聚焦学科方向,提升科研能力

首先学院将建立基于学科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突出“三农”问题导向,健全培育和激励制度,以学院中国西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所为依托,凝练有农大特色的哲学社会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方向,把甘农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加大科研工作力度,通过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团队鼓励项目申报、邀请专家指导邀请核心期刊主编座谈,为发表高水平论文和打造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创设通道,力争形成具有甘农特色的哲学社会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方向。

其次重视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以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契合点,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群和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人才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20234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凝练学科方向,充分整合学院师资队伍优势,组建重点学科团队1个,一般教学团队2个,为提高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奠定了基础。

3.加大教学管理的监控力度

鼓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检查教师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教学资料,鼓励教师开展“一主多辅”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鼓励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相关教学资料,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高标准完成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和混合式课程、“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 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

4.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提供多样化支持服务,畅通师生联系渠道

首先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学生学习和提升目标,建立健全的学生权益保障和发展支持机制,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骨干的培养。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学生发展支持。包括课外活动、实践机会、职业规划等,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去设置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第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建立学生参与决策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意见纳入到学院的决策和规划中

5.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学院就业工作

首先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学院领导、系部主任、支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在促进学生就业中的任务和职责,通过各方努力形成促进学生就业的强大合力。其次,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结业后择业的理念。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增强就业的积极性;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行动,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安排教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帮扶,精心帮助毕业生克服困难,顺利就业。再次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对各类学生活动的指导,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实践教学,开发工作实务型课程及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邀请专家组织办公软件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信息化、电子化办公技能。积极提供考研考公考编学生的备考指导,提升考试过关率。第四,加大访企拓岗力度和实效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有效就业岗位。借助校友力量,联合相关学院加大访企拓岗力度,积极拓展文科类学生就业市场,扩大学生就业地域范围、岗位种类和就业岗位。


上一条: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下一条:关于甘肃农业大学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2024年推免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关闭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学院电话(传真):0931-7631127
邮编:730070 学院党委办公室:0931-7631127 学院教学秘书 :0931-7632183 学生工作办公室:0931-7632693
Copyright@ 甘肃农业大学开云手机在线登录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制作:兰州宜天网络